这里写公告

首页>幽默笑话 / 正文

卫星瞰京津冀十年新变|志在万里,一座港口吞吐”十年协同气象

[db:作者] 2024-03-10 幽默笑话 48 ℃

天津港

绘图作者:方金洋

龙年初雪,天津港一片银装素裹。寒冷的大雪天里,货轮在飞雪中穿梭,港口繁忙的景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十年里,天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从1300万个增加到2218万个,航线从119条增加到145条,泊位从159个扩展到213个。如此惊人的数字,背后见证了港口的巨变。

这些行业的数据增长,不仅仅反映了天津港的高效运营和顺畅通道,同时也象征着港口区域协同发展的日益紧密。从高空卫星和亲身实地考察两个视角,我们可以探究出这些变化的来由。

光辉历程:智慧零碳码头引领新潮流

The Lunar New Year has just ended, and the C-section intelligent container terminal of Tianjin Port Beijiang Port Area is bustling with cranes towering and trucks constantly moving.

On February 17th, the "Al-Hecilas" arrived at the port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port has three 200,000-ton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s equipped with 12 cranes. Despite operating for over 30 hours, the terminal appeared to be deserted.

This particular terminal is unique as it is the world's first "smart zero-carbon" terminal, which was inaugurated in 2021. It is capable of handling the largest container ships, with a capacity of 24,000 standard containers, and has a designed annual throughput of 2.5 million TEUs.

As the reporter stepped into this cutting-edge terminal, numerous transport robots 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ere diligently working on the ground, while unmanned cranes efficiently controlled cargo movements in mid-air, at an altitude ranging from forty to fifty meters.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atellites, 5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able the connection of "people, vehicles, containers, ships, machines, and terminals". Standing on the vibrant corridor of the terminal's iconic building, Sun Biao, Deputy General Manager of Tianjin Port Second Container Terminal Co., Ltd., remarked, "At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center located one kilometer away, you can easily unload containers weighing over ten tons by simply clicking a few buttons on the computer or operating the joystick."

一个崭新的码头,生动地展现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0方案的样貌。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告诉记者,天津港探索出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的中国方案,以全新模式为世界港口智能升级和低碳发展提供了样本。

数据显示,“智慧零碳”码头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万标箱,其中大部分货物来自或运往京津冀地区。

从有到优,中国融资租赁高地节节拔高

“智慧零碳”码头一水之隔,是东疆港区。前不久,一架空客A320ceo飞机在这里租给了菲律宾的航空公司。位于东疆港区的东疆综合保税区又添一单新业务。

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依托港口和空客天津总装线的便利,2009年全国首单保税飞机租赁落到这片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拉开我国飞机租赁快速发展的大幕。

多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不断尝试各种措施:开展试点经营性租赁以收取外币租金,实行海关异地监管,推动融资租赁公司外债便利化……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新型飞机租赁模式。如今,东疆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中国*大的飞机租赁聚集地,共累积租赁飞机超过2000架。

目前,东疆已经承接了全国80%以上的船舶和海工装备租赁业务,大型设备如盾构机、风机和塔筒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东疆融资租赁产业聚集了全国70%的央企总部租赁公司,是国内*大的租赁业聚集地。”中国金融租赁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博如此评价。

新的模式和业态不断涌现。近年来,东疆综合保税区聚集了80多家持牌的网络货运行业领军企业,商业保理行业也持续蓬勃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十年里,东疆综合保税区注册企业数量从不到两千家增长到两万多家,GDP和税收总额分别增长了四倍。

“为国家试验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这是东疆的使命。”东疆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促进局副局长于朝亮表示,东疆的创新丰富了京津冀的经济新业态,开辟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

从大到强,南港崛起千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LNG接收站码头

南港港区的一座LNG接收码头向南延伸至海岸线,不断向大海延伸。*近,来自卡塔尔的“乌图里亚”轮LNG运输船成功停泊在LNG接收站码头,完成了卸载任务。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在春节期间卸载了9万吨液化天然气,将其转化为天然气后可供应1.2亿立方米,足以满足800万户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气需求。

十多年前,南港工业区还是一片贫瘠之地,当地居民称之为“种什么都不长”的地方。2009年,南港工业区开始兴建,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在南港工业区建立一个世界**的石化产业基地。

凭借着优越的港口条件,南港工业区占地109平方公里,吸引了来自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40多家石化企业的入驻。

一系列数据展示了盐碱地如何变身为“工业绿洲”。根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产业促进办公室主任王义珠介绍,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南港工业区已经建成具备超过千万立方米原油储备能力、超千万吨LNG接收能力、以及超过百万吨润滑油生产能力。

如今,南港地区已经成为中央企业在北方的重要生产基地、首都的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同时也是京津冀地区化工新材料制造基地和化工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

曾经的荒地如今已经“开花结果”。到2023年,天津南港工业区的产值将达到约890亿元,占据天津市绿色石化产业链产值的20%。

策划:王明浩、丁锡国、李凤双

监制:齐慧杰、钟昊熹、涂铭、吴黎明、王文华

统筹:于卫亚、程瑛、邵香云、张涛、毛振华

记者:毛振华、王井怀、黄江林、梁姊

遥感数据与技术支持团队:

  • 曾迎迎
  • 郭超
  • 郝乐怡
  • 张柏阳

海报制作团队:

  • 方金洋

制作单位: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合作单位:

  • 新华社北京分社、天津分社、河北分社

联合出品

Tags:  [db: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